不卷了!盛诺集团460万跨境投资并购美国家具品牌,跨境电商卖家的新选择

在大部分中国家具卖家还在卷价格,在采购向家具工厂要账期、要拼柜、要便宜,电商运营一直面对低价竞争熬了无数个夜晚时,殊不知在深水区,有很多像杭州杰西亚这样的公司,因为跨境投资并购了美国本土品牌,获得了超出平均值的利润,跟国内同行没有低价竞争,跟老外比供应链成本优势。

走访了多家企业后,我看到很多对标美国本土家具品牌带来产品正确的企业,正在思考这个话题,那今天这个盛诺集团的案例对中国家具跨境卖家,有新的思路,升级打怪可以更快,不卷低价,不用做那么多转口不合规,超低报关税有高风险的事情。

盛诺集团7月8日公告,旗下全资子公司Sinomax USA以460万美元收购美国知名家居品牌Kimberly的IP资产(包括商标、版权等)。该品牌拥有8年历史,市场知名度较高。
这笔交易包含品牌商标、专利技术、客户数据和渠道资源等无形资产,标志着中国跨境电商企业正在战略性地转向品牌化发展路径。
此次跨境投资收购发生在三个关键时间节点:美元资产估值处于周期性低位、美国家居市场消费需求复苏即将到来、以及中国跨境电商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。盛诺集团以精准的时机把握,用相对较小的投资获得了进入美国主流零售渠道的”通行证”。据统计,2025年完成并购的企业北美利润率较纯出口模式高12-18%。从跨境电商业态来看,拥有美国家居品牌,将为盛诺集团带来立即的市场认知度和消费者信任度。这种”品牌捷径”策略使中国企业能够跳过漫长的品牌培育期,直接进入价值更高的品牌零售环节。

核心公式:并购价值=渠道控制力×技术壁垒×合规安全边际

值得注意的是,盛诺集团采取了只收购IP资产而非整体业务的轻资产模式,既避免了跨国整合难题,又保持了供应链的灵活性。

从跨境投资视角分析,这笔交易反映了中资出海的新趋势:投资规模从追求宏大规模转向精准可控,投资目标从实体资产转向核心IP,投资策略从扩张型收购转向价值型获取。

460万美元的投入规模表明,中国投资者正在采取更加理性、风险更可控的投资策略,跟之前上市家居公司在2018年前动辄几个亿人民币的收购大不相同。

盛诺集团的案例为跨境投资者提供了重要启示:在经济周期波动中,品牌IP这类核心资产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长期价值;成功的跨境并购不一定要追求规模宏大,而在于精准获取与自身战略相匹配的核心资源;轻资产模式的IP收购更适合跨境电商企业的运营特点,能够将中国供应链优势与海外品牌价值完美结合。

这一案例也预示着中国跨境电商的进化方向: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品牌价值竞争,从产品输出转向品牌输出,从贸易思维转向品牌运营思维。
转自:北美家具跨境通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