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ll in AI的慕思,正在加速进军一个潜力品类

“商家宣传的天花乱坠,结果还是踩雷了,电机升降噪音大,而且有明显的味道,售后退货难,花了2万多元高价买的智能床,本想着能提升生活品质,现在却变成了大冤种。”这是余先生在某内容种草平台上的吐槽。

像余先生这样购买智能床“翻车”的经历并不是个例,各个平台上都有误入商家宣传陷阱、导致糟糕体验的踩雷用户。

消费痛点折射出智能床行业的乱象。质量参差不齐,消费体验差,概念混淆,缺乏统一标准,在实际消费过程中,消费者只能被迫面临营销概念轰炸,而且后续一旦遇到售后问题,消费者跟商家又纠缠不清楚,影响了用户体验和对行业的信任。

在智能家居快速渗透日常生活的当下,任何一个细分品类的普及,都是建立在规范标准之上,真正创造用户价值并能够充分保障其利益,乱象只会阻碍行业向前发展的脚步。

经济学家科斯提出过交易成本理论,制度降低交易成本。即交易成本是市场运转的摩擦阻力,当交易成本过高,市场效率会大打折扣,具体到消费环节,消费者面临较高的信息搜寻成本、谈判成本、风险承担成本等。于智能床乃至整个家居行业而言,这都是一个亟需突破的课题。

01

产业“提质”

行业发展秩序的规范营造

以往很长一段时间,智能床作为家居行业的潜力品类,长期缺乏统一标准共识和技术规范,信息不对称,导致用户的交易成本高,影响了产品的市场渗透率。

近期我们注意到,一项国家标准的发布,或将推动行业进入新阶段。自2025年8月1日起,GB/T 45231—2025《智能床》国家标准(以下简称“新国标”)正式实施。新国标由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、中国轻工业联合会、慕思健康睡眠、顾家家居、麒盛科技等50多家行业优秀企业、研究所共同参与起草与制定。

据了解,新国标对智能床相关的概念术语做了明确定义和解读,并从产品安全、智能化性能、环保健康、数据隐私等多个维度建立了技术规范和分级要求。

例如,关于产品安全,新国标规定智能床产品应有童锁功能、专用控制装置、在供电中止、物理性阻隔、程序故障等意外情况下,有确保不会造成人体伤害的措施;具有运行装置的智能床,运行速度应不高于50 mm/s。

对于噪声的要求,在空载条件下,产品在调节、按摩等工作状态时产生的最大噪声应小于或等于55dB(A)。睡眠模式下,加热等非运动调节状态时产生的最大噪声应小于或等于30dB(A)。

对于消费者较为关心的环保健康问题,新国标对甲醛释放量、苯、甲苯、二甲苯、TVOC五种有害物质限量,进行ABC三级分类。此外,在信息安全方面,要求不采集、传输和保存未经授权的敏感性数据。

新国标的发布,改变了以往市场准入门槛模糊、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局面,为消费者选购可靠、安全的智能床产品提供了权威依据,填补了智能床领域国家级标准的空白,同时为行业营造规范化的经营秩序和环境。

随着新国标的加快实施,标志着智能床行业将逐渐告别无序竞争的状态,进入规范运营、产业提质的新阶段。智能床也将作为大家居行业的重要品类,迎来全新的增长潜力。

02

技术突破

家居行业下一阶段的重要路径

当下,家居行业已经进入存量竞争时代,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,价值创造的方式和竞争的焦点都在发生迁移,上一个周期以资源和红利驱动的增量思维难以为继,要求企业构建新的增长逻辑。

新的增长逻辑,其内涵在于增长方式的转变,即企业通过新要素、新资源和新能力,为用户创造新的价值,从而实现结构性的增长。家居虽然作为一个慢变量的行业,但是随着技术的成熟与家居消费场景的结合,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。例如,近年来家居行业的功能沙发、智能床垫、全屋智能、智能床等新的品类机会。

树懒认为,技术突破型路径将会是家居企业下一阶段的增长引擎。区隔于传统产品与经营模式的迭代,从产品售卖模式、融合店态的更新,技术突破型路径则是借助前沿的技术投入,开发出具有创新性的新产品,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,满足消费者对智能化家居的需求,从而在市场中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和新的增长机会。

但需要注意的是,技术突破型路径,并非与传统模式完全站在对立面,而是构建动态融合的协同模式,在当前产业变革、技术迭代与消费代际更替的多重冲击下,单一战略路径存在显著局限性,难以全方位满足企业的需求,而融合型路径也更适应当前复杂的经营环境和行业特性。

从中观的行业视角来看,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睡眠的重视程度提升,睡眠经济加速扩容,健康化、智能化、场景化成为行业创新方向,在这个过程中,智能床逐渐成为一个潜力品类,除了几家原本以外贸出口型的智能床企业之外,床垫领域的多家上市公司在不同时间点推出了智能床产品,满足用户的智能家居需求。

以此次深度参与智能床新国标的慕思股份为例,作为寝具行业的头部上市公司,一直深耕健康睡眠领域,并积极探索布局AI技术在床垫产品的应用,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为用户打造千人千面的智慧健康睡眠体验。2023年慕思正式发布「潮汐算法」,并已经搭载到最新的智能床垫产品中。技术创新已成为慕思的护城河,2025年,慕思进一步明确了战略转型方向——All in AI,瞄准全球最大的智慧健康睡眠解决方案提供商。

实际上早在几年前,慕思就着手对智能床加大研发,此次智能床新国标的起草过程中,慕思将AI算法、健康监测系统等在智能床领域的技术探索实践转化为可衡量、可执行的行业通用规范,推动其专利技术成为行业基准,侧面证明行业对慕思技术水平的认可与先发优势。

树懒注意到,慕思2021-2024年的研发投入呈稳步增长的态势。2024年的研发投入达到2.05亿元,正在推进的二十余项的主要研发项目中,除了不断巩固智能床垫技术的强化,同步进行或已完结的还有智能床的技术研发,例如,自动感应调节式功能床架的研发、电动床可调控制系统的研发、弹压式环境感应智能床架的研发、智能多维调控电动床的研发,等等,旨在提升电动床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精准控制能力。

结合慕思的新战略目标和产品研发方向,某种意义上说明了一点,健康睡眠在不断诠释着更多新的意义,已经不局限于床垫的单品,而是一体化能力的系统工程。正如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老师在年度演讲中所说,词是旧的,意义才是新的。

健康睡眠新的意义背后,意味着下一阶段的行业竞争对企业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,进入智能床领域需要硬实力的积累,而不是只停留在概念的喧嚣。

03

多方同频

智能床品类迎来新机遇

对于国内的睡眠产业而言,提“质”和提“智”将会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柱。客观来讲,包括智能床在内的智能家居品类,目前仍处于较为初级的发展阶段,市场渗透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,对于参与进来的企业而言,同样需要经历一个发育能力的过程。

床架产品逐渐成为睡眠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慕思2024的床垫产品占总营收比重的47.81%,床架产品占比29.72%。从多家床垫企业的品类收入结构看,床架产品的营收普遍在15%-30%左右,但是真正细化到智能床类目,占比则更低。对众多头部企业来说,智能床有机会打造出新的增长曲线,成为下一个竞争的新品类。

新国标的实施,进一步加速了智能床行业劣质产品出清,净化了市场环境,真正具有品牌化、技术实力强的企业将迎来新机遇。从整个细分行业来看,更多积极因素的出现,助推着智能床行业的向前。

2024年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发布的《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》中提到, 促进智能家居消费,持续释放家居消费潜力。对购买智能家居产品给予补贴, 推动智能家居在更多生活场景落地。在各地推广实施的过程中,智能床作为其中一个品类,被纳入到补贴名录。

再往前,2022年,工信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《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》中指出,增强创新能力,增加健康智能绿色产品供给,培育智能家居生态,释放家居消费潜力。到2025年,在家居产业培育50个左右知名品牌,建立500家智能家居体验中心,以高质量供给促进家居品牌品质消费。

新国标的实施,政策的东风,叠加供给侧技术能力的提升,以及健康消费意识的觉醒,消费者对“科学睡眠”和“主动健康管理”的认知深化,正成为推动智能床从尝鲜品逐渐走向大众的内在力量,而这也将进一步激活国内市场,打开智能床的应用前景。

与其他智能家居产品类似,智能床在标准建设、政策、技术等多方力量的汇聚,未来将进入快速成长期,而最终的意义在于,通过科技的平权,让好的技术真正服务于大众的日常。

转自:树懒生活Fine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滚动至顶部